「甄嬛传播出十周年」
最悲凉一幕,看懂已不再少年。
夫妻之间,随着年岁一起加深的,有时并非信任,反而是猜疑。
在这部剧中,皇上后来怀疑甄嬛与十七弟果郡王有染,他命她带上毒酒,请果郡王前往桐花台共饮。
桐花台上一壶酒,成为两个人的情殇。这场酒宴对皇上而言是博弈,要么,借甄嬛之手除掉心患,也算飞鸟尽良弓藏,要么,鸿门宴杀掉主宾二人,陪了夫人有折兵。
甄嬛没有选择,只能携酒前往。
她按下无毒的红色机关,斟了一杯,递给果郡王。又按下有毒的绿色机关,斟了一杯给自己。
这般境遇下,已经无需多言,也不必多问。因果缘由,彼此都已明了。值得诉之于口的,唯有直见性命的告别话。
两人从当年的夕颜,说到眼前的合欢,从上一代的悲欢,说到他俩自己的离合。
他望向窗外,说,今晚是十七,月亮都不圆了……
当他举起自己面前那杯酒时,他说,外面风大,你先把窗户关上。
对这个富有想象空间的桥段,有人认为,他让关窗,她就照做。其实两人心照不宣,是给对方调换酒杯的机会。进一步说,她也在博弈。赌对方会不会调换酒杯。
这样理解,也许没有错,但是我不愿意这样想。
虽知世态炎凉,人心叵测,但仍相信世间留有真心真情,甄嬛与果郡王自始至终,坦诚以待。
所以,对这个细节,我愿意这样理解:心境凄凉的甄嬛,宁愿自己赴死,也不想亲手毒死果郡王。而果郡王,知道自己难逃一死,他不想让甄嬛为难,便自觉动手,护至爱予周全。
被逼迫着毒死深爱之人,甄嬛难以保全,却也肝肠寸断。她幽幽叹道,“花落了。”桐花台上,喻示一夕之爱的夕颜落了,心扉上代表两情相悦的合欢也落了。
《徒然草》中有一句说得好,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。人心经不起试探人性,经不起考验。故事里的人情,经不起逻辑的推。
花既落,心便死。从那儿以后。甄嬛变得冷面冷心,彻底踏上复仇之路。多行不义的,终将自毙。谋害他人的,也丢了卿卿性命。
那些曾经明艳娇媚的花儿,渐萎的渐萎,凋零的凋零。
后来,皇上死了,甄嬛当上了太后。她终于成功,因为如愿以偿。但也失败了,因为这一路走来,她失去了深爱的人,自己的初心,真正想要的生活。
最终走出情场迷局的,似乎唯有果郡王-人。
原著《甄嬛传》的作者,心怀慈悲,没有让这样一位美好又不争的人轻易死掉。
关于果郡王的真相,书里写道:
“原来那日皇帝让甄嬛赐毒酒给果郡王,果郡王既然知道是毒酒,又怎会饮下。他拿出当日温实初给的假死药,自己服下,并和甄嬛做出暴毙假象,入棺之后醒来便逃脱出京。”
他从此隐性埋名,成为一只闲云野鹤,逍遥于天地间。